抑郁癥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對于那些飽受抑郁癥狀困擾的人們來說,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至關重要。在這方面,藥物治療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藥物能夠在抑郁癥的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為患者帶來希望和改善。那么,藥物是如何拯救抑郁癥的?常見的抗抑郁癥藥物有哪些?患者又該注意什么?藥師為你一一揭秘。
抗抑郁藥物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神經遞質是大腦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信號的化學物質。在抑郁癥中,主要涉及的神經遞質包括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等。這些神經遞質在調節(jié)情緒、情感和心理狀態(tài)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藥物治療抑郁癥的主要原理是通過影響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再攝取或降解過程,來調節(jié)神經遞質的水平,從而改善抑郁癥的癥狀。
1.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這類藥物通過選擇性抑制5-羥色胺轉運體,拮抗突觸前膜對5-羥色胺的重攝取,從而增加5-羥色胺在突觸間隙中的濃度。代表藥物有氟西汀、帕羅西汀、西酞普蘭、氟伏沙明、舍曲林、艾司西酞普蘭等。該類藥物的治療效果明確,不良反應相對較輕。
2.選擇性5-羥色胺與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這類藥物既可以阻止5-羥色胺的再攝取,也可以阻止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高劑量時還產生對多巴胺再攝取抑制作用。代表藥物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侖等。該類藥物的特點是起效快,緩解率高。
3.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TCA):這類藥物通過抑制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來增加它們在突觸間隙中的濃度,延長它們作用于相應受體的時間而起抗抑郁作用。代表藥物有阿米替林、多塞平、地昔帕明等。該類藥物的治療效果也不錯,但不良反應稍重。
4.其他類型抗抑郁藥:主要包含瑞波西?。∟RI),米氮平(NaSSA),安非他酮(NDRI),阿戈美拉?。∕T受體激動劑;5-HT2C拮抗劑)、曲唑酮(SARI)、氫溴酸伏硫西汀等。
由上可知,抗抑郁藥的作用機制復雜多樣。而且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也不盡相同。因此選擇合適的藥物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是藥物治療抑郁癥的重點與難點。那么身為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患者服藥應該注意什么?
1. 起效緩慢:對于多數患者而言,抗抑郁藥在服用后通常的生效時間是2-4周左右。這個起效時間往往就會導致不少患者以為“藥物出問題了”,而實際上可能只是藥物的生效時間較長。所以,服用抗抑郁藥要有足夠的耐心。
2. 個性化服藥:不同人的抑郁癥癥狀各不相同,而抗抑郁藥的種類繁多,特點各異。哪種藥才是最適合你的?這不僅需要醫(yī)生的專業(yè)知識,也需要患者的積極反饋。摸索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需要醫(y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
3. 長期服藥:抑郁癥的藥物治療往往需要長達一年甚至數年的服藥周期。除了上面提到的藥物起效慢與摸索最佳藥物外,防止病情復發(fā)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堅持就是勝利!
4. 停藥有講究:因為患者長期服用抗抑郁藥物,身體產生了適應性,所以在停藥階段需要逐步減少服用劑量,讓身體慢慢適應沒有藥物時的狀態(tài)。如果一下子就徹底停掉,身體很容易產生戒斷反應,容易導致病情復發(fā)甚至加重,所以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逐步停藥。
5. 不良反應:抗抑郁藥的不良反應各不相同。如果是口干、惡心、便秘等程度較輕的不良反應,一般出現在服藥初期,堅持服藥后可以逐步改善。如果是心律失常、高血壓等程度較大的不良反應,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或者更換其他藥物。
藥物在抑郁癥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藥物通過調節(jié)大腦的神經遞質平衡,能夠顯著改善抑郁癥癥狀,提升患者的心情和生活質量。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藥物治療與心理療法相輔相成,為患者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抑郁癥治療方案。在克服抑郁癥的道路上,藥物治療是一束希望的光芒,為患者提供力量和改變。
參考資料:
[1] 李凌江, 馬辛, 主編. 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 [M].中華醫(y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15.
[2] 楊寶峰.藥理學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來源:清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供稿:潘思聰
責編:李學嬋
審核:張智勇